更让人意外的是,这位64岁的排球传奇竟然钓起了一条重达30多斤的巨型草鱼。 而一旁74岁的丈夫王育成,这位中科院的考古学教授,正温和地帮她
更让人意外的是,这位64岁的排球传奇竟然钓起了一条重达30多斤的巨型草鱼。
而一旁74岁的丈夫王育成,这位中科院的考古学教授,正温和地帮她整理渔具。
这对学者配冠军的神仙眷侣,再次刷新了公众对退役生活的想象:退役不退热度!
最近正值北京延庆第十届国际钓鱼友谊赛如火如荼进行之际,郎平选择在京郊某湖区展现她的另一项绝技。
这个时间点绝非巧合,作为体育界的标杆人物,郎平对于各类运动赛事的敏感度依然敏锐。
秋日的北京郊外,郎平一袭黑色防风运动外套,搭配白色防晒帽,手臂套着专业的防晒袖套,整个装扮既实用又时尚。
更令人惊叹的是她的身材保持,64岁的年纪,依然挺拔如松,丝毫看不出岁月的沉重痕迹。
郎平手中的草鱼长达90-100厘米,按照专业钓友的估算,这条鱼的重量足有26-36斤。
鱼身比成年人的大腿还要粗壮,银亮的鳞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,鱼尾自然下垂几乎拖到地面。
郎平后来换上印有国家队标志的白色运动T恤,单手提起另一条散发着金色光泽的大鱼,那份纯真的喜悦溢于言表,仿佛又回到了初次夺冠时的兴奋状态。
很多人好奇,究竟是什么样的魅力,让这位温文尔雅的学者能够俘获铁榔头的芳心?答案或许就藏在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里。
王育成是中国社科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专攻考古学和文物鉴定领域的权威专家。
两人在朋友介绍下的初次相遇,双方都显得拘谨,话语不多,没想到一年后的重聚,却让彼此发现了惊人的契合度。
最让人动容的莫过于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的那个细节,当时中国女排小组赛接连失利,郎平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,整夜难眠。
远在北京的王育成,用毛笔工工整整地抄写了苏轼的《定风波》,在信的结尾写下了那句感动无数人的话:输赢皆是寻常事,我在机场等你。
最终中国女排完成了史诗般的逆转夺冠,而这对恋人也在奥运会结束后迎来了人生的新篇章。
2016年1月16日,郎平和王育成在北京低调举办了婚礼,白岩松担任婚礼主持人,用他一贯的幽默风格为这场婚礼增色不少。
、陈忠和等排坛前辈纷纷到场祝贺,连远在美国的女儿白浪也专程飞回来送上祝福。
如今74岁的王育成在湖边忙碌着渔具,深蓝色夹克的袖口随意卷起,牛仔裤搭配带点粉色装饰的休闲鞋,完全没有七十多岁老人的沉重感。
如果说郎平的职业生涯是辉煌的,那么她在母亲这个角色上的表现,曾经让她深深愧疚。
回想起那些年,郎平在自传中写道:浪浪发高烧到40度,我只能在电话里焦急地叮嘱保姆,一个月的工资全部用在了国际长途上。
还有一次带女儿去游乐园,结果被球迷围住要合影,年幼的白浪委屈地大哭:妈妈是带我来的呀!这些画面成为郎平心中永远的痛。
青春期的白浪更是与母亲产生了隔阂,曾经在信中抱怨:妈妈,你什么时候又去出差啊?这句话像刀子一样刺痛了郎平的心。
转机出现在电影《夺冠》的拍摄过程中,为了演好青年时期的郎平,白浪在半个月内减重30斤,不断回看母亲当年的比赛录像,细致研究每一个动作、每一个表情。
终于明白妈妈和她的姐妹们到底有多辛苦,又有多了不起!白浪在微博上的感慨道出了内心的转变。
现在33岁的白浪身高1米9,虽然遗传了父母的运动天赋,却选择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,在华尔街做投行分析师。
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,白浪还悄悄溜进奥运村,为妈妈做了一盘番茄炒蛋,这个只有母女俩知道的暗号,成了她们之间永远的秘密。
从运动员时期的伤病,到教练生涯的压力,再到现在的身体状况,她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。
今年3月郎平正式担任奥运会赞助商推荐官的新身份,让她经常出现在各种商务场合。
在国际奥委会的活动上,她穿着得体的西装,谈笑风生,展现出完全不同于赛场的另一面风采。
这个新身份让郎平有了更多接触年轻创业者的机会,上个月她还去了上海,考察运动装备实验室,在直播中手持新款护腕,耐心地为观众讲解产品特点。
她不仅细心回应创业者们的疑问,还主动加了不少年轻设计师的联系方式,鼓励他们开发更好的体育产品。
即使身在海外郎平对祖国的感情从未改变,在洛杉矶的家中,无线,那是中国女排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的年份。
客厅里挂着女排队员们签名的球衣,博古架上摆放着王育成从各地寻来的古玩,中西文化在这个家中和谐共存。
虽然持有美国绿卡,但郎平始终保留着中国国籍,那本鲜红的中国护照被她珍藏在行囊中,对于她而言,无论走到哪里,我都是中国人。
东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失利后,她主动邀请年轻队员到家中吃饭,细心地帮助她们调整心态。
郎平对中国女排的未来充满信心,她认为传承不是简单的技术传授,而是精神内核的延续。
新一代的女排姑娘们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,只要给她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,一定能够创造新的辉煌。
这次钓鱼的动态配文只有简单一句秋高气爽,适宜户外运动,却收获了数万条评论。
网友们纷纷留言:真正的幸福,是在喜欢的人身边做喜欢的事,郎导终于能好好休息了,这鱼太大了,求分一口。
从这些留言中可以看出,公众对郎平的关爱不仅仅停留在她的职业成就上,更多的是对这个女人能够获得幸福生活的由衷祝福。
或许对于当下的她而言,钓鱼最吸引她的不是收获,而是等待的过程,在等待中沉淀心境,在静默中感受生活的美好。
64岁的郎平用她的方式诠释着什么叫优雅地老去,她没有选择完全隐退,而是以一种全新的姿态继续发光发热。
无论是钓鱼台边的惬意,还是商务场合的专业,她都在告诉我们:人生的精彩不会因为年龄而停止,真正的传奇在于不断地重新定义自己。
她用自己的后半生证明了一个道理:最好的退役生活,不是彻底告别过去,而是在新的人生阶段里继续闪闪发光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